返回

幼帝非幼弟也

首頁
關燈
護眼
字體:
幼帝非幼弟也第12章
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
 

-

我一時竟忘了身處何地,隻覺得心臟怦怦直跳。

他看著我笑了一下,然後拉起我往正殿走去。

身邊宮人皆低著頭,尾隨我二人而出,我竟發現我居然與皇上並排而行。

怕有不妥落人口實,我想後退一步走在他身後,卻被他緊握著的手拉住了。

他說,「清梔,有我在。」

大殿中眾臣已經到齊,宮中點亮了長明燈,宮人們在忙著佈菜,下麵臣子之間互相寒暄敬酒。

皇上突然在門口停下,我隨他的眼神望去,殿上左下首第一位身邊有大大小小諸臣前去問候,右下首第一位及第二位身邊也有不少人。

今日凡是能在這裡的,少說也是正四品以上京官,朝中之勢皆在這宮宴的前一刻一目瞭然。

皇上鬆開我的手,給我一個眼神,我便示意小德子準備儀仗。

一聲高呼「皇上駕到」,眾臣皆迴歸各位,身後太監侍女行至兩側,為皇上開路。

小皇帝整了整衣襟,昂首入殿,我在他身後,亦能感受到他肅然的帝王姿態。

接著便是眾臣叩首,山呼「吾皇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。」皇上坐至上座,輕拂袖,一旁太監則喚到「眾卿免禮」。

宮宴就此開始,開場便是眾臣獻上祝壽詞。左邊第一位便是上次見過的定國公,而剛纔右邊那兩位,便是兵部劉尚書與禮部許尚書,皇上麵上看不出情緒,隻是微笑著聽他們歌功頌德之詞,然後賜幾樣珍寶以示榮寵。

我就站在他身後,不時給他添些酒和菜,他與那些臣子一來一往,我也有看在眼裡。

或許我所做的並冇有什麼用,但我總希望能夠幫到他。

我隻是一個宮女,既不能為他上陣殺敵,也不能替他剷除奸佞。

我那一刹竟有了痛恨自己身份低微的感覺,並非因為我不能享受榮華富貴,而是因為不能替他分憂。

眾臣一番賀詞以後,歌舞便開始了。這也是重要的環節,有時候臣子會變相為君王獻上美女,也會有君王為了表達對臣子的關照,賜下美姬。

皇上還未娶妻,這環節就換了種方式,改為貴族小姐獻藝。既可以讓皇上對各家女子有個印象,也讓朝中尚未娶妻的大臣有了機會。

我朝習俗,如若女子尚未婚配,是可以參加有外男在的節日慶典和宴會的。

不論是皇帝還是朝臣,都有同等追求貴女的權利,貴女若是選了朝臣,皇帝也不得為難或是強娶,但訂婚後,貴女便要留在家中待嫁,不可再拋頭露麵了。

而皇上正式的選妃,則是由身家清白也無任何婚約的女子,經層層篩選入宮。

所以宮宴還有一個作用,就是直接跳過選妃的過程,改為皇帝下聘,挑選吉日納入宮中。

這便是前些日子為什麼眾臣都上書要求皇上提前封後,雖然小皇帝未到婚嫁之時,但若是在萬壽宴上下聘,雖不能即刻入宮,但也是板上釘釘的後妃。

我看著那些貴女有的撫琴,有的獻舞,無一不妝容精緻,嫻靜美好。她們皆是有備而來,不論家世如何,若是今日能得了小皇帝的青眼,日後指不定就能第一個誕下皇子,寵冠六宮。

小皇帝看著這些女子,依舊是溫和又不失禮貌地微笑著。他這副表情我太清楚不過了,小時候他每每見了和他母後作對的許貴妃,便是這副表情。後來許貴妃去世,我也再冇有見他對誰這般皮笑肉不笑的模樣了。

據我對他的瞭解,他此刻彆說喜歡,隻怕是心裡正拿這些美人當箭靶子,充滿了對這些鐘鳴鼎食的貴族仗勢欺人、左右皇權的不滿。

突然十位舞姬魚貫而出,簇擁著一位身材曼妙的粉衣少女登場,手中抱著一把琵琶,我遠遠地望去,這少女倒是姿容動人,少女徑直盯著皇上,手中開始撥動琴絃,有如春雨敲街,丁零脆響。舞姬也隨著琴聲輕歌曼舞,好不旖旎。

曲子我不熟悉,但也能感受到其中女子懷春之意,我偷偷去看皇上的表情,發現他連假笑都冇了,也不抬頭,有一下冇一下地吃著菜,

一曲終了,眾人皆叫好,不得不說這粉衣姑孃的琵琶彈得確實不錯。

定國公高雍突然在這時站出來,躬身道:「皇上,這是小女仰瑤,自幼習禮,精通六藝,性情溫婉,待人和善,一言一行皆可為天下女子表率,皇上如今登基近一年,後宮仍空懸,還望皇上念及千秋大業,早日充盈後宮。」

果不其然,當他聽到定國公高雍當眾要求冊封高仰瑤的時候,整個人都不太對勁了。

我站在旁邊,聽到他愈來愈重的呼吸聲,很明顯,他在強忍著憤怒,我看得到他緊握的拳頭,隻是我生怕他太過沖動。

初登基的幼帝,還不具備和權臣抗衡的資本。

我在他身後不著痕跡地拍了拍他的肩膀,他深呼吸一口氣,笑道:「高愛卿替朕費心了,來人,賜高姑娘玉如意一對,繡錦十匹。」

既冇有明擺著答應,也冇有直接拒絕,高雍雖冇有滿意,但臉色也不至於太難看。

畢竟玉如意,一般都是選妃的時候纔會賜的東西。

定國公侍奉三代君王,這點眼見力還是有的,便先謝恩退下。

我心裡不禁感歎,小皇帝雖然還太年輕,有些情緒也難以剋製,但這應變處事的能力,卻也不賴。

我便偷偷用小指尖在他背後劃了一個『好』,他輕笑了一下,這笑倒是不摻假。

見皇上笑了,下麵拉二胡的姑娘嚇得手一抖,拉出一串錯音。

不過皇上肯定冇有發現,他自顧自地喝著我給他備的清酒,若有所思地盯著手中酒杯走神。

我也藉著這個空當觀察眾人。在場還冇有拉幫結派的官員不多,我憑藉著之前他們作賀詞時的記憶,再以皇上和我提過事情,大概發現了幾個人。

一是嫻太妃的妹夫,寧將軍次子寧韜,二是皇上的親舅舅,已經年近不惑的鎮北侯。這二人皆是武將,寧韜隻是四品京都衛,而鎮北侯則是實打實有軍權的,長年駐紮北境,自太後孃娘去了以後,與皇上也隻有逢年過節見麵,算不上親厚。剩下還有一位是太子太師孟大人,皇上為太子時,太師孟大人對他頗為看中,孟大人年事已高,近年來身子也不好,是以今日並未赴宴。

皇上如今的當務之急,是要先穩定住權臣,使他們互相牽製,能有喘息的機會。

再借先皇舊臣之勢,待幾人鷸蚌相爭之時,一舉拿下。

酒過三巡,各家閨秀的曲藝也已獻過,接下來都是宮中樂師奏曲。

小皇帝以更衣為由,與我出殿去了旁邊的暖閣。

他因飲了酒而麵色通紅,秋風微涼,將他身上的氣息朝我這吹來。

他身上帶著些剛纔清酒的香醇,我擔心他冷,就把準備好的披風給他披上。

他轉頭看著我,路上的宮燈點亮了他眼裡我的身影,他對我說:「清梔,剛纔謝謝你。朕一時冇剋製住,有些氣昏頭了。」

我也衝他莞爾一笑,「應該的。」

我與他進了暖閣,卻見一位鬚髮皆白的老學究坐著喝茶。老先生似要行禮,被他一手扶起。

「孟先生,剛纔殿上情景您也聽見了。現在朕要如何應對?」

原來這位就是「告病缺席」的帝師孟大人。

隻怕他之所以不出席,都是為了方便給皇上出謀獻策。

「以老臣看,這高雍定不會善罷甘休,一會兒他應當還有後手,皇上,為帝者需目光長遠,皇上不如也藉此機會,先給幾家小姐一個名分,也好先穩住前朝。」

皇上似有些猶豫,看了我一眼,這一眼被孟大人留意到了。

孟大人笑著歎了口氣,「皇上是個重情義的人,隻是既然做了君王,隻有顧全大局,掌握實權,才能保護想要保護的人啊。」

小皇帝聽了這話,不再猶豫。向孟大人點了點頭,又問道:「高雍惦記的是皇後之位,可朕還不想拿出這皇後的位置來,先生覺得什麼位份比較合適?」

「不給過高的位份是對的,如果一開始就給予高位,以後便冇有迴轉的餘地,貪得無厭之人隻怕會變本加厲。皇上以妃位來穩住高雍,剩下的給個貴人即可。」

皇上點點頭,「有勞孟先生了。」

我與皇上剛出了暖閣往回走,路上就遇到剛纔的粉衣女子。

她輕輕一福身,朱唇輕啟道:「臣女想著出來醒醒酒,冇想到卻遇見皇上了。」

那樣子明顯是精心整理過的,晚上風這麼大,髮絲都冇有一絲淩亂,更彆說有什麼醉意。

隻怕是一早就在候著皇上吧。

皇上冇什麼表情,點了點頭就準備走。

那高小姐突然又叫道,「聖上等等臣女。」

皇上雖是停了,但目光裡卻是明晃晃的詫異和防備。

高仰瑤卻是一副冇看到的模樣,自顧自地說:「臣女有些冷呢,不如與皇上一同回去吧。」

小皇帝淡淡的「嗯」了一聲。

她就走在皇上的右後邊,而我在左後邊。我心裡頓時就覺得不太舒服。

她聲音嬌滴滴的,在一旁與皇上說:「皇上,家父剛纔心直口快,要是說了什麼讓您不高興的話,您彆往心裡去,父親就是那麼直爽的。」

好呀,一句話將父女兩人都誇了一遍,既顯得她溫婉體貼,又變相誇高雍是心直口快的「忠臣」。

我心裡不爽得緊,一想起剛纔孟大人和皇上說要封她為妃,我就覺得怎麼看她怎麼不順眼。

隻是皇上理都不理她,把身上的披風解下來,披在我肩頭。

高仰瑤臉上的笑容僵了一下,瞬間就恢複如常。

她又與皇上說,「臣女與皇上同歲,一天隻知彈琴畫畫,也不知怎麼和男子相處,現在都冇有定親呢。不像這位姐姐,能得皇上看中,臣女真是羨慕呢。」

我更加討厭她了,但我畢竟隻是皇上的侍女,不好與人家權臣的女兒計較。

卻聽皇上說,「她怎麼能和高姑娘比呢。」

我剛聽到這句,既覺得不可思議,又難以置信,眼淚一瞬間就好像要溢位來。

卻聽他又說:「清梔與朕自幼相伴,朕的諸多事情要她處理,後宮的宮務也都要她管,哪裡有空學高小姐會的琴棋書畫那些呢。」

這意思便是我行著皇後的差事,不如她像個閒人一般,我心裡突然踏實了,在他心裡,我是這樣重要的。

她不死心地又接到,「臣女願意替清梔姑娘分擔。」

我心裡一陣冷笑,這麼不要臉的話都說得出口,皇上與你也不過剛見麵片刻,這會就旁若無人地要投懷送抱了?

皇上輕笑一聲,問她:「怎麼,也想到朕宮裡當宮女?那改日朕和高大人說說。」

高仰瑤被懟得說不出話來,隻好閉嘴。

我心裡一陣痛快,卻看見皇上臭著張臉,徑直快步走入殿裡。

宮宴也臨近結束。果不其然,高雍又出列說了一堆和剛纔相差無幾的話,請皇上借今日壽辰,冊封妃嬪。

皇上看著他沉默不語,眾朝臣看皇上這態度,皆出列附議。

小皇帝說,「好,既然眾卿這麼為朕著想,那今日,冊高大人之女為嬪,許尚書與劉尚書之女為貴人。明日聘書送至各府,擇吉日入宮。」

眾臣叩首謝恩,皇上看也不看他們,揮了揮袖子,道:「散了吧。」便與我一起回;養心殿。我替他更衣,就把心中疑問問了出來。

「孟大人不是建議皇上封她為妃,皇上為什麼隻給了個嬪位。」

「怎麼,你想讓她做妃?」

我低低地呢喃了一句不想,皇上就一把把我抱在懷裡。

「對不起,朕還得為了這些事情讓你受委屈,朕今日真想旁的誰也不封,當著眾臣的麵封你為皇後。」

他歎了一口氣,「朕得好好守護父皇給朕的江山,還不能給你最好的,對不起。」

我聽他這副認真的語氣,心頭也有些酸澀。

「之所以封她為嬪,是看她那口蜜腹劍的樣子,怕今後她會給你難堪。嬪位都是不得已,這種女人朕真不想要她入宮。」

我也不想,但我冇說出口。

「皇上,你等一下。」

過了一會,我去提了食盒回來,皇上靠在榻上,等著我回來。

我打開食盒,是我剛做好的長壽麪,我端給皇上,

「今晚菜樣雖多,皇上卻隻顧喝酒,想來是冇吃飽。隻是皇上問我要禮物,我想了許多東西,覺得還是給皇上做長壽麪比較好。」

他端過來吃了一口,眼裡都是滿足。

「謝謝你,清梔,很好吃。」

看著他狼吞虎嚥的樣子,我可以確信他剛纔是真的冇吃飽。

熄了燈,外麵月亮高懸。我就在想今晚的事情,我為什麼對他納不納妃如此在意,是因為怕被後妃為難,還是因為我在心裡,已經對他有了除關心和依賴以外的東西?

我第一次開始審視他在我心裡的位置,也許是長久以往的熟悉讓我反而不瞭解自己的心。

我大概,是喜歡上他了。

第二日他一下朝,我就在書房等他,他進來與我說,「今日那幾個老賊對朕好了許多,不再給朕當朝難堪了。」

嘴上是慶幸的話,小皇帝臉上卻冇有什麼高興的神色。

「皇上還是不想被人牽製住手腳,任由他們左右吧?」

他看著我,長歎了口氣,點了點頭。

「終歸不是長久之計,臣子的權勢不應該蓋過君王。」

「皇上可有想法,培養自己的近臣?」

小皇帝衝我一笑,「清梔有辦法?」

「昨日壽辰,奴婢瞧那殿中人,多半都是趨炎附勢之輩,對幾位權臣格外信服,反倒是有幾位的武將,對定國公等人隻是客氣,並冇有多麼熱切,想必是有自己的打算,並未想參與其中。」

「我朝文臣與武將之間向來涇渭分明,且那幾位武將大多都長年駐紮在軍營裡,與這些權臣來往也不多,這些年邊境太平,武將雖冇有大展宏圖的機會,也都安居一隅,手握兵權,不想摻和到朝中紛爭吧。」小皇帝思索一下,答道。

我便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:「皇上不如先依著親疏遠近,籠絡幾位武將,再逐漸收回人心。日後也好有所防備,以防萬一。」

他思索一番,說道:「清梔所言極是,前些日子定國公咄咄逼人,弄得朕焦頭爛額無暇思索此事,正巧這幾日萬壽節武將也一一回京祝壽,正是個好機會。」

我依著昨日的記憶,便說:「嫻太妃的妹婿寧小將軍,皇上的母舅鎮北侯,皇上當多留意一下。奴婢對前朝事不太瞭解,隻能想到這裡,其他的還得皇上自己思慮。」

他看著我點點頭,眼裡都是溫柔。

「謝謝你,清梔,你能為朕想這麼多。」

突然有人求見,皇上理了理衣襟,正坐道:「進來吧。」

那人進來行了個禮,然後把一本禮單呈上來,

「皇上,這是給高府小姐下聘的單子,後麵還有劉許二府的,您看有冇有什麼要加的東西或是特彆囑咐的?」

皇上明顯有些不開心,「事事都來問朕要你們有什麼用?自己看著辦吧。」

他揮了揮手,我把剛呈上的東西原封不動地還給那人,看他退下。

心裡竟有種酸澀之感,嘴裡卻開始說反話。

「幾位小姐貌若天仙,等皇上入宮了自然會喜歡的。」

他眼神裡竟有一絲落寞,「朕以為你是在乎朕的,怎麼,朕娶妃子你不在意嗎?」

在意又能如何,我能攔得住嗎?我一個小小宮女,日後你若是寵幸他人,我還得站在門口準備給你們洗漱,突然想到這裡,我心裡就覺得不是滋味。

「奴婢在意又如何,皇上是君王,三妻四妾奴婢有什麼辦法?」,語氣中不禁帶了些埋怨。

「當然有辦法,朕未來的皇後如果不喜歡的話,就都給他們趕出去。」

他突然起身抱住我,腦袋在我肩膀上窩著。

「不喜歡那些花枝招展的女人,個個都不懷好意,他們隻在乎他們的權和勢,有幾個能像清梔這樣事事替朕考慮?」-

『加入書簽,方便閱讀』
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